馬大姐拉開抽屜,里面堆滿了大小不一的證書,紅色的居多,上面都是鎏金的大字。她又拖出一箱獎牌,中式的、歐式的、陶瓷的、玻璃的……五花八門。證書和獎牌,究竟有多少,馬大姐沒數(shù)過。她不看重這個,每次獲獎之后都是悄悄放起來,甚至家人也知之甚少。
五星級慈善義工,這是地市級的;雙擁先進個人,這既有地市級也有縣區(qū)級的;彭城好人獎,這是地市級媒體頒發(fā)的;助學先進個人,這是慈善社會組織頒發(fā)的……
一直住校的女兒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媽媽竟“私藏”著這么多寶貝?!但是在正在讀高中的她在那一刻似乎立即明白了,為什么周圍的人,無論年齡大小都叫她媽媽“馬大姐”,這聲“大姐”與年齡無關,與這些獎牌、證書背后的故事相關!
“馬大姐”,真名馬麗,民進會員。她的年齡并不大。之所以被稱為“大姐”,是因為她助人為樂的腳步從未停歇。特別是近幾年,她慈善總時長超過4000小時,相當于每天有1個多小時用在慈善事業(yè)上。
馬麗說:行善事,會被幸福包圍;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行善事,幸福會成倍增長。
圖為馬麗和志愿者一起到火車站迎接自己資助的四川涼山孩子來徐州過夏令營
一封信開啟的慈善之路
馬麗體味到助人的快樂源于小學四年級。那時候?qū)W校號召大家和山東沂蒙山革命老區(qū)的貧困同學“結對子”。
并不是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結對子”,只有那些成績好、品德好的學生才能被學校選中。馬麗是她們班被選中的少數(shù)幾名同學之一。
除了給沂蒙山區(qū)的小同學寄去了一封信之外,馬麗還寄過去了書包、簿本,還有自己喜歡的課外書。一個月之后,馬麗收到了回信。信的內(nèi)容馬麗已經(jīng)記不清楚,但是清清楚楚地記得,老師在班里向同學們大聲朗讀了這封信。她數(shù)了一下,和她“結對子”的小朋友在信里說了7次“謝謝”。
馬麗感受到了幫助別人的喜悅,那時她并沒有意識到,來自沂蒙山的那一聲聲“謝謝”悄悄地在心里生了根、發(fā)了芽。
初中畢業(yè)后,馬麗到濟南一所軍事院校就讀,學習護理專業(yè)。在軍校,馬麗把自己的業(yè)余時間全都給了駐地周圍的軍嫂?!爱敃r并沒有擁軍的概念。咱雖然是學員兵也是穿著軍裝的?!瘪R麗說,“但在軍校這幾年,幫助軍嫂的感覺和此前上學時學雷鋒做好事以及結對子幫助小同學感覺不一樣。因為穿著一身軍裝,所以感覺幫助別人是自己的一種責任!”
鄉(xiāng)鎮(zhèn)藥店的“醫(yī)保”試點
幫助別人是自己的責任!這是馬麗穿上軍裝時的感覺,沒想到,脫下那身橄欖綠,這份責任依然扛在肩上!
軍校畢業(yè)以后,馬麗在賈汪區(qū)塔山鎮(zhèn)開了一家藥店。直到如今,年齡大一點的塔山人一提起“那個扎著長辮子的開藥店的小姑娘”,還津津樂道。
之所以被大家記得,并不僅僅因為馬麗當年給小學校的所有留守兒童拍了一張照片寄送給他們在外打工的父母,也不單單是她捐助了當?shù)貛孜簧罾щy的孩子,更重要的是因為她以一己之力,給鎮(zhèn)敬老院的老人開通了免費的“醫(yī)?!?。
時隔多年,在今天開來,馬麗當年所做的依然是一個無人超越的“壯舉”!
馬麗的藥店開在鎮(zhèn)敬老院旁邊,經(jīng)常會有老人來買“消炎痛”、“安乃近”。馬麗知道,這些藥價格便宜,只能緩解老人病痛,治標不治本。她帶幾位老人到鎮(zhèn)衛(wèi)生院診斷了一下,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想法。
馬麗找到敬老院的負責人,該負責人向她倒了一肚子苦水,她又找到鎮(zhèn)政府,總結下來就是兩個字:“沒錢!”
馬麗輾轉(zhuǎn)反側(cè)幾夜沒睡著,老人被病痛折磨的表情不停在她腦中閃過,她想到了當年老師在班級中大聲朗讀的那封信,想到了當年穿過的那身橄欖綠。一個想法在她腦中逐漸清晰起來:我把鎮(zhèn)敬老院十幾位老人的常用藥全包了!
“做出這個決定,我沒過多考慮會花多少錢。一直到現(xiàn)在我也沒有統(tǒng)計在這些老人身上捐出去多少藥錢。”馬麗說,“這不是錢的問題,也不是醫(yī)者仁心的問題,只是看到了那些老人,我知道自己必須做這件事情!有多大能力就做多大的事,就這么簡單。”
第二天,馬麗請來了照相館的工作人員到敬老院給每位老人拍照片,制作了“愛心卡”。憑這張“愛心卡”到馬麗的藥店看病、拿藥都不要錢!而且,拿的還都是好藥!
有這好事兒?老人不信!
拿著愛心卡去試試?看病真不要錢!
老人有病沒病都愛往馬麗的藥店跑,出示“愛心卡”不僅僅是為了買藥,還是喜歡和“那個扎著長辮子的開藥店的小姑娘”聊天。
給鎮(zhèn)敬老院老人免費“醫(yī)保”,這個念頭在馬麗腦中閃過的時間不到1秒。為了這1秒,馬麗堅守了7年。7年間,周圍的人由懷疑到不解,最終是敬佩!
只為善行無問西東
2009年馬麗在賈汪區(qū)注冊成立了泓源藥業(yè)有限公司。離開塔山鎮(zhèn),她只向原藥店的繼任者提出了一個要求:必須保證敬老院老人的“愛心卡”持續(xù)有效!
人到了賈汪,有了更大的平臺,社會上的愛心人士源源不斷地匯集在一起,一群人共同做好事。大家一合計,到民政部門注冊成立了賈汪泓源志愿者服務隊。
2014年,泓源志愿者協(xié)會為主發(fā)起了以“一元錢午餐”為主題的義捐活動,參加者有體育愛好者、愛心人士、企業(yè)家、個體戶、大中專院校的志愿者、區(qū)美協(xié)的會員等近300多人,解決了在校的貧困學生中午在校吃午餐的費用。
扶貧助困、無償獻血、捐資助學、關愛留守兒童、義務植樹、宣傳文明禮儀等公益活動,泓源志愿者樣樣不落……經(jīng)過多年的發(fā)展,泓源志愿者隊伍不斷壯大,目前注冊志愿者已經(jīng)達到上百人。
幾年前,馬麗從朋友那兒得到消息:徐州漢姆聯(lián)隊志愿者們長期資助四川涼山州的貧困孩子。想給那里的孩子捐贈一套校服,但是資金遇到了問題。有人好心提醒馬麗:你有自己的志愿者隊伍,何必以別人的名義捐贈?四川涼山的助學項目是別人家團隊的成熟項目,你這捐助就是打水漂。
馬麗不這么想,她說:“做慈善的目的就是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何必有‘門戶’和‘山頭’的概念?現(xiàn)在到處都在提不忘初心,堅守慈善的初心又何分你我?只為善行無問西東!”
馬麗不僅以漢姆聯(lián)隊志愿者的名義立即捐助了3萬元的校服,同時還捐贈了2萬多元的非處方藥物。
2015年到2017年,漢姆聯(lián)隊邀請四川、云南等地被捐助的孩子到徐州過夏令營,馬麗全程陪著這些孩子們。
共事善舉的幸福
2017年春天,馬麗加入中國民主促進會,“同心彩虹”“書香彩虹”……民進的一項項品牌公益活動,讓馬麗看到了“公益”的情懷,對“公益”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圖為馬麗和涼山來的孩子在車站依依送別
2017年8月,馬麗走進四川涼山州的大山深處,看望一直資助的四川涼山鹽源縣平川鎮(zhèn)園田小學的孩子們。雖然是暑假期間,但是懂事的孩子不是在家休息,而是為了一家生計不懼酷暑上山采摘花椒?;ń返闹Ω缮祥L滿了尖銳的刺,小小的花椒果柄就長在一對對尖銳的刺中間,如蟹鰲般張著,孩子即便千般小心,也常常被扎得手破血流,幾天下來,胳臂上一道道被花椒格針劃破的血口子,手指肚上布滿了黑黑紅紅的針扎眼。但是,就像民進前輩葉圣陶老先生名篇《多收了三五斗》里描述的一樣,豐收的年景往往要愁著作物銷路。
雖然馬麗此前知道來徐州過夏令營的孩子為什么胳膊上全都是傷痕,但是親眼所見孩子們稚嫩的胳膊被劃傷流出殷紅的血,馬麗還是不忍?!盎ń蜂N路問題不解決,給涼山寄送再多的藥物也治不好孩子胳膊上的傷??!”馬麗感慨!看著孩子們胳膊上的新傷舊痕,馬麗抱著孩子們哭了:“阿姨幫你,你家的花椒阿姨都要了!”馬麗說到做到,她把近千斤花椒全部買下。于是,那個秋天,馬麗逢人就談花椒。徐州民進會員及統(tǒng)戰(zhàn)系統(tǒng)人員被她感召,自發(fā)買了不少。
賣花椒的時候馬麗被幸福包圍著?!氨娝苤拇錾绞侵袊詈玫幕ń分鳟a(chǎn)地。平川鎮(zhèn)園田村的孩子把他們村子最好的花椒給了我。我只是搭了一座橋,孩子們用最高的價格賣出了花椒,我的朋友同事以最低的價格買到了最好的花椒?!瘪R麗說,“這種幸福只有置身其中才能體會?!?/font> 去年,馬麗在蘇寧廣場旁邊開了一家米線店。幾天前,她在媒體上看到培智學校的孩子希望更多接觸社會,她立即和相關負責人聯(lián)系,在自己的小店里給孩子提供實習崗位。有朋友好心提醒:“現(xiàn)在客人對服務的要求高,培智學校里的都是智力發(fā)育不正常的孩子,這是一塊燙手的山芋啊!”馬麗說:“它們或許存在某些缺陷,但我相信從小被愛心包圍的孩子不會差!如果他們的服務不佳帶來投訴,我向客人道歉!” 有記者得知馬麗的事跡,多次找到她要采訪,都被婉拒了。被稱為“中國第一個民間美譽大獎”的“彭城好人獎”評選有一個條件:“獲獎者的事跡必須經(jīng)過媒體報道才能參評?!痹u審委員會專門為馬麗開了一次綠燈:她成了該獎項唯一沒有優(yōu)秀事跡見報的獲獎者! 有人說馬麗這么多年做慈善搭進了上百萬。馬麗說:做慈善這么多年,賺了。自己只是做了最簡單的事,卻結識了最美的同志,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做喜歡的事,就是一種滿足和幸福。